語出《孫子·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是故朝氣銳,晝夜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以治待亂,以 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又,《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故善 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原意是說,凡是先到戰場而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 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
處事和做人的原則不同:做事是今天的事今天了,效率越高越好;做人,尤其是處理一個復雜的人事問題,拖延才是一個好辦法。 拖,並不是怯懦,也不是卸責,它是一種權變手段,要自己的意志不為猝然發生的事件誘惑,使自己永遠站在主動的地位,這就是所謂「拖延政策」。
從消極一面說,是靜觀事物的變化,以作最後的決策;從積極的一面說,就是設法使對方疲於奔命挫傷它的銳氣,然後伺機出擊,使之一蹶不振。 即如孫子所說的「藏於九地之下,動於九天之上「的意思。
使用這種策略的時候,務要沉著應變,把自己和對方的環境和意圖,以及彼此間的實力估計清楚,機警地隨時隨地注意事情的變化,時機未成熟就不動如山嶽,機會一來就要翻江倒海。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解析】 古按語舉了管仲治國備戰,孫臏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實,來證明調敵就範,以逸待勞,是「無有不勝」,法。
強調用中心樞紐,即關鍵性的條件,來對付無窮無盡、變化多端的「環」,即廣大四周的情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是本計關鍵。
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蠢人則其勢洶洶,劈頭就使出全副本領.結果往往被退讓者打倒。《水滸傳》上的洪教頭,在柴進家中要打林沖,連喚幾個「來來」,結果卻是退讓的林沖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踢翻了洪教頭。
【故事】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里。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
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於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
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於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軍鬥志鬆懈。
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里,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紮寨,犯了兵家之忌。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打得蜀軍措手不及。
陸遜—把火,燒毀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以逸待勞,就是在敵人氣勢#盛之際,採取不直接進攻的戰略,而是堅守住自己的陣地,消磨敵人士氣,使敵人疲於奔命。
同時審時度勢,尋找最有利的戰機,從而後發制人、一舉破敵。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
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囂,結果反被隗囂打敗。劉秀再派征西大將軍馮異,前去占領枸邑。
隗囂得到消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枸邑搶佔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後,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
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佔枸邑『以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占領了枸邑。
馮異嚴密封鎖消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
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沖出城來,大敗敵軍。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