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究竟是什麼,讓中國人一臉愁容?
01. 缺失信仰。
為什麼我們周圍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領救濟,甚至街頭要錢度日卻整天樂樂呵呵?為什麼這么多華人有些人事事順意,卻仍然鬱郁寡歡?
說到底是華人的思想意識出了問題。
現在中國人,拋棄了信仰,又沒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學,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駕馭快樂手段,導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選擇了不快樂。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就像彌爾頓說的:「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02. 愛攀比。
中國人的一生似乎都用來攀比。
孩子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比較成績、能力、拿的獎狀多還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畢業出來工作,又被比較工作夠不夠好、薪水優不優厚、福利多不多……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比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我比不比別人優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別人好……
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03. 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對於他人創造的美,我們是否去欣賞了呢?我們似乎總是腳步匆匆,對自然美、藝術美、心靈美、生活美、創造美,我們常常視而不見,渾然不覺。
學會欣賞,我們能感受到快樂的時刻將會多很多。
04. 不懂得施捨。
宋代張商英說「樂莫樂於好善」,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施捨不是富人的專利。向災區捐贈幾個億是施捨,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捨。
姚明則說:「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凈化自己,使自己升華,到最後,得到幫助的是我自己,讓我感覺到我對這個社會有用。」
05. 單調與規律。
中國人缺少生活的熱情與娛樂,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
學生的生活是三點一線,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單調得似乎只有學習和書本。職場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飯和睡覺,寶貴的周末時光僅用來休息也不夠,而難得出去郊遊或娛樂。也許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遊玩,卻是身體不爭氣,經不起四處出遊、大吃大喝了。
06. 焦慮無處不在。
中國人也無時無刻不出在焦慮之中。焦慮社會不公、焦慮沒錢沒權、焦慮物價依然飆升、焦慮食品不安全、焦慮子女教育、焦慮環境污染……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
但是,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總在憂慮,哪有時間快樂?
07. 壓力太大。
中國文化一向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責任總會或多或少地賦予到中國人的身上,形成他們的壓力。
中國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多,工作的壓力、成家的壓力、撫養子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而在這些重壓之下,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日積月累,這些壓力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不快樂,甚至傷及他們的健康。
08. 不敢堅持做自己。
媽媽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國人被很多人期望著,從而不能堅持做自己。一個人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兒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唯獨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自己總和自己打架,自然也很難真正的快樂。
09. 心靈的封閉。
早在1979年,美國有個學者就寫過一本書——《美國人心靈的封閉》,書中說美國人的心靈都關閉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年美國青年人沒有了遠大的理想,只是熱衷於眼前繁華的物質世界,疲於奔命於瑣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是不是也將自己的心靈關閉了呢?
要知道,即使在最窮困、最危險的境地,只要你能打開心靈,也總是可以發現使自己快樂的東西。
西安交通大學EMBA企業家高級研修班現面向全國招生中,
如需了解課程詳情,請點擊下面的藍色字體:
《不可能吧?西安交大原價45800元的EMBA研修班,現在只需要29800元》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