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起源於晉代之前,古稱堪輿、青烏等,以陰陽理論為基礎,發展成為指導中華民族建造選址的特有文化技術。歷史記載晉代郭璞將風水整理成《葬經》,黃石公授·赤松子述義成《青囊經》,唐代楊筠松為避戰亂攜風水秘籍來到江西,隱居在興國三寮將風水應用於民間,並授徒傳承,經過楊曾廖賴的發揚光大,風水術從此家喻戶曉,影響深遠。
「巒頭無真,理氣無假」。巒頭的認識與揣摩,很多山中樵夫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理氣在唐代時楊公便說已是「百二十家渺無訣」了,從宋代以後風水著述層出不窮,如《玉髓真經》(宋·張子微)、《地理人子須知》(明·徐善繼/徐善述)、《地理仁孝必讀》(清·周梅梁)等等,不勝枚舉。特別是巒頭的論述,圖文並茂,易學易懂,甚至義理分明。明清兩代川蜀、江淅一帶名家盛極,如《天機會元》(明·徐試可)、《玄空法鑒》(清·曾懷玉)、《地理琢玉斧》(清·張九儀)、《山法全書》(清·葉九升)……三合五行九宮八卦納甲四大局等各家各派各執其是,猶如百花齊放。有的說江西是巒頭派,福建是理氣派;也有的說有三合派、玄空派、飛星派、雙山五行派、龍門八局派……
1960年代期間破除封建迷信,包括算命、風水在內的術數遭受致命打擊,在歷史上成為傳承斷點。改革開放以來,術數重新進入廣大人百姓的視野,古版印刷與翻版印刷蔚然成風,派別林立,無所適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家家都說有「心傳口授」、「祖傳秘本」,家家都說實踐印證,如何如何準確,也有的甚至將陰陽風水與佛教融合一體應用,成為不倫不類的佛道教。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廣泛應用、印刷出版飛速發展,特別是一些風水網站建立以後,全世界信息資源共享,很多名人著作、理論觀點得以自由發表,以前只有商賈貴族才能擁有或閱覽的書籍,現在可以輕易取讀。所有歷朝歷代的秘本也幾乎全部能在網上搜索下載,這對於風水研習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絕好的平台與條件。而且互相探討方便、快捷,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學習起來猶如如魚得水,相比古人的學習環境與條件,簡直是天淵之別。現代人資訊發達,聯絡方便,在學習上可以多問多學,少走彎路,通過各家各派理論的對比印證,容易發現當中的長處與不足,涉獵面廣自然視野開闊,博覽群書自然信手拈來皆有道,不會像有些古人那樣抱著一家秘本學到老。對於一些名詞、語句或典故可以從各種不同途徑得到解釋,由於各種因素的便利,現代人學習起來遠遠比古人更加快捷,更容易上手。
自從2005年之後,田地山林實行承包到戶經營責任制,以前很多山嶺是生產隊的,或農場的,現在變成了個人承包,生產經營及管理權更加細致,責任更加明確。以前是大眾產權的田地,有一些小問題個人往往不去仔細過問,加上當時未強制火葬,在田地山嶺上葬地往往是輕而易舉。現在不同了,經營承包,得付租金,管理權在個人手上,若有誰想隨所欲為,承包者不同意,政策上也講不過去,說得嚴重點那是侵犯個人權益。更加現實的是,人口快速增長,開荒造田,種樹造林,很多山川自然形態已經產生了改變;道路建設,興建水利,許多山體被發掘利用,水流有的被人工浚引改道灌溉田野;工業擴展,開發建房,既有佔用田地的,也有佔用山嶺的;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農村的房屋猶如滿天星斗,密密麻麻,甚至除了房屋就是田野;要想在這些地方葬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和諧發展理念的提出,注重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山林田地,得到國民的認同與支持,土葬的習俗會漸漸被拚棄。當前研習風水的人數呈幾何級增長,能葬用的地方呈幾何級減少,最終的結果就是陰宅風水的應用變成了「國寶級」應用了!可用的地方已瀕臨鳳毛鱗角,就像中國的熊貓一樣,曾經盛極一時,慢慢地成為稀有能生存的國寶級動物了。
陰宅風水在歷史堪輿書籍中占據絕大部分的篇幅,地理名家與平民百姓在歷史的長河中也主要流傳與演繹著尋找與使用陰宅的故事,隨著歷史的更迭,陰宅風水的角色因為山地開發與政策的限制,逐漸從前台撤退,陰宅選址造作變得越來越少,歷史積累形成的經驗、作法、技巧隨著數量的減少而淡出江湖,往昔的輝煌將一去不復返!陽宅風水的應用與開發,是千萬家庭的生活需求與期盼,造福千家萬戶是風水的本質作用,也是社會發展的光榮使命。社會進步了,側重點也不同了,陰宅風水應用的原理與精髓,轉化為陽宅的建設指導與規劃布局,是中國風水任重道遠而又必然會實現的目標。從一家一戶的坐向,布局設計;到一村一鎮的選址規劃;甚至城區大地形的規劃發展,都是風水能動性的根本體現。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