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於世,煩惱苦悶皆由心生,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對於今天的最大價值。
比如,王陽明的這三條處世之道,幫助、引導人們以心之力抵禦外界紛擾,重拾中庸、淡然之境,成就卓越人生。
一、欲修身,先養心
自古以來,聖人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說出了“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的深刻道理,他在《與楊仕德薛尚謙書》一文中寫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說的正是心之於人的強大作用。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為此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曾經問他:“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
王陽明回答說:“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考量王陽明關於“忙”的相關論述,不難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便在於慾望的膨脹。是慾望矇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於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林黛玉為什麼老是咳嗽?因為悲傷傷肺;為什麼生氣的時候肝會疼?因為暴怒會調動肝功能,傷肝;還有思慮傷脾,驚恐傷腎。
除去這些負面情緒,欣喜若狂也會損害身心。比如“范進中舉” 的故事:多年考取功名不得,本以為要過一輩子苦日子的范進終於得到了朝廷的功名,一時間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全部翻湧出來,喜極而泣,乃至發瘋。
請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無論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只要過度了,都會讓我們生病。
當下,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
而最好的救贖之道,就是把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保持平和淡然、不急不躁。
二、欲無怨,心先曠
還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說向王陽明請教。王陽明指出:“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意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王陽明認為,像怨恨等情緒,人的心中怎麼會沒有呢?當人怨恨時,即使是多想了一點,怨恨也會過度,這樣心胸就難以保持寬闊正直。
所以,對於怨恨等情緒,要學會將心放寬、順其自然,不刻意為之牽動心緒,不過分糾結不放手,學會事過無痕、淡然處之。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陽明講,不要著一分意思,就是要開闊胸懷。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人生態度;是一種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廣闊,擁有寬廣的胸懷,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心胸狹隘只會給人帶來無窮禍患,而心胸寬廣則能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慰藉心靈,無論是為了個人的身心健康,還是為了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中爭取到發展的機會,都應以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世。
只有時刻保持寬廣的胸懷,心存一份豁達,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顏;才能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共同進步。也許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心中的豁達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欲簡泊,先意誠
王陽明認為不要懷揣著“私心”,所謂私心,就是慾望導致的過分修飾,畫地為牢。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是如此。人應該永遠保持初心。想太多、要求太多會讓人變得不幸福,不滿足。
古代的聖賢也都告訴人們,過多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慾望的滿足上,那麼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快樂也就蕩然無存。而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滿足了這個慾望,那個慾望就會冒出來,從此沉淪慾海,永遠不能自拔。
《道德經》裡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為什麼人小時候的快樂比較簡單?只要一顆糖,夏天一口西瓜,就能快樂滿足好幾天。原因就是,欲求少而單純,懂得知足長樂。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慾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只有通過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專注於有意義的事情,如此,才能成就卓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