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為訓
讀 音 bù zú wéi xùn
解 釋 不足:不值得;訓:法則,教導,規範。不值得作為行為的準則或榜樣。
( 註:此詞與教訓無關。)
出 處 明·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指對事情不以為然,不值得仿效
示 例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這其實是避重就輕、圖省力氣的一種寫法,~。 「孝琪的行為雖然~,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清·曾樸《孽海花》第四回
近義詞 不足為法、似是而非
反義詞 不易之論、不刊之論、天經地義
你不要總是耿耿於懷,畢竟只是一個小 錯誤,不足為訓。
大家依然對你充滿期待。 「不足為訓」乍一看好像是不足以成為教 訓的意思,其實不然。
誤解該成語的關鍵是不理解「訓」的含 義。「訓」除了常用的教導、訓誡外,還有 兩個釋義。
一是詞義解釋(訓詁);二是准 則、典範。「不足為訓」中的「訓」即解釋 為法則、典範,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不值得 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如:「一些學生進 入髙三後便給自己強加壓力,每天埋頭苦讀 十四五個小時,精神可嘉,不過這種做法不 足為訓。」 「不足為訓」的近義詞是「不足為法」,均 含貶義,表否定。
不足為訓的解釋是不能當作典範或法則。
訓:準則。 典故出處:明代胡應麟《詩續編》卷一:「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白話翻譯:你的詩像螭龍巨鯨,雖然雄奇,但不能當作典範或法則。不足為訓的例句:孝琪的行為雖然不足為訓,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對事情不以為意,不值得仿效。成語結構為動賓式。
近義詞:不足為法。反義詞:不易之論、不刊之論、天經地義。
擴展資料:不足為訓和不足為法、似是而非的辨析:不足為法:不值得學習、效法。出處:清代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建安以後更綺麗,不足為法。」
白話翻譯:建安年代以後文章更加華麗,不值得學習效仿。似是而非:似:像;是:對;非:不對。
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出處:《後漢書·章帝紀》:「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白話翻譯:凡夫俗子矯揉造作地修飾外表,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並不對。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不足為訓。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