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家是倦鳥晚歸的巢,是船隻停泊的港灣,是人這一生最開始立足的地方。
人在這社會上就猶如風箏,無論飛得多高,總要有以“家”為名的線緊緊地牽掛住。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子孫後代人才輩出、家業興盛。
而家庭經營之良方,自古以來世人都在不斷地尋覓。
古人就曾說過:“家有三不空,子孫乘東風”。
意思是家中只要這三個地方不空,子孫後代就會越來越好。
那麼,到底是哪三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 1 -
廚房不空,人間煙火撫人心
人這一輩子,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都與自家廚房有關。
廚房不僅是用餐的地方,還是家中煙火氣的體現。
在社會上奔波勞累一天,最希望的,莫過於能有熱騰騰的一頓飯來撫慰身心。
在外漂泊的遊子,縱使外面的飯菜是山珍海味,還是會想念家裡的那一口飯。
我們常常以 “煙火氣” 評判生活的幸福感。
賈平凹說:
生活是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安暖相伴。生活的真諦就是升起人間煙火,活得有滋有味。
真正幸福的家庭離不開:夫妻之間的嘮叨,鍋碗瓢盆的碰撞。
一個家中,每天都能升起熱騰騰的煙火氣,福氣也會隨之綿綿而來。
老子《道德經》裡說:“治大國,若烹小鮮”。
山珍海味,皆在乾柴烈火中歌舞昇平。而有智慧的人才能將灶臺方寸之地自由運作。
一個家中,每天都能升起熱騰騰的煙火氣,幸福也會隨之綿綿而來。
所以,廚房也是一個家庭福氣的聚集地。
- 2 -
書房不空,耕讀傳家繼世長
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籍,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書房如一處靈魂棲息地,一椅一茶几、一燈一卷書,我們便足以豐富精神,安頓靈魂。
正如古人說:“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此生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不在於能做成多大的官,能賺到多少錢,而在於能否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歸宿。
讀書重在明理,才能快樂。
所以他多次勸誡後世子弟:“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讀書,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快樂方式。
博覽者,海納百川;擅閱讀者,明理靜心。
人生的意義,就是在這一頁又一頁的書卷中,波瀾起伏。
讀書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影響是深遠的。
往小了說:讀書可以提高個人修養、改變氣質、創造財富。
往大了說:讀書可以提高社會地位、教育子孫後代、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所以,一個家中,不論環境如何,都不能缺少一方書桌,一排可讀的書本。
家裡書籍滿滿,學習範圍濃厚,才會潛移默化,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不斷提升能力,獲得淵博的知識,成為棟樑之才。
- 3 -
臥室不空,父母安康常喜樂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在世的時候,人知道根在哪裡,靈魂有了安放之處;父母不在了,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只剩下屬於自己的歸途。
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訊。
一位一百多歲的老人,過年的時候,準備紅包給她的80多歲女兒包壓歲錢。
看著百歲老人顫顫巍巍地從棉襖口袋裡,掏出壓歲錢,給已是耄耋之年的女兒。這一幕不知看哭多少網友。
直言羨慕“這麼大還有媽媽疼愛。”
“在媽媽的眼裡,不管孩子多大都是她的小寶貝。”
“著實羨慕這位女兒,有媽在,家就在,愛就在。”
時光飛逝不可怕,可怕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那些被時光帶走的人和事,再也不會回來了。
趁著父母還健在,多多陪伴他們,就像小時候他們陪伴著我們一樣。
林清玄曾說,“能讓母親牽著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兒。”
父母身體安康,我們的底氣就足;父母心情愉悅,我們心裡就暢快。
老人健康,孝敬老人,是最大的福報。這樣的家庭才和諧美滿,長盛不衰。
- 4 -
托爾斯泰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個幸福的家庭,廚房離不開愛人的鍋碗瓢盆聲,書房少不了孩子的讀書聲,臥室不缺少父母的嘮叨聲。
人生不用大富大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平安和順,就是最大的滿足。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