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為了解決日趨嚴重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鞏固自己政權,依靠國家政權,並採用法律手段,強制地使鮮卑民族和其他北方少數民族的特徵相融合,促進鮮卑族的文化變遷,使鮮卑文化極力向漢文化靠攏,最終實現自己的文化融入漢族文化,間接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也把民族融合推向高潮。孝文帝採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措施。
第一,為了鞏固政權,統一中原,確立其「正統」地位,並發展經濟開通漕運,所以提出遷都洛陽這一重要戰略。
北魏政權的都城原是在山西平城,即現在的大同,它是鮮卑族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高寒缺糧。而洛陽原為東漢時期的都城,雖然已經衰落,但地處中原地區,占據優勢的地理位置,為能在名義上確立其「正統」地位,進一步南征統一中國,毅然決定遷都洛陽。
《魏書·任城王雲傳》史實記載:「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再有徙居洛陽可以通漕運,發展經濟和軍事,如《魏書·李沖傳》:「高祖自鄴還京,泛舟洪池,乃從容謂沖曰: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何入汴,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出戶而斗,此乃軍國之大計」。
第二,推行法令學說漢話。孝文帝下令,禁說鮮卑語,要鮮卑貴族學說漢話。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語言的溝通推動了共同文化的出現,共同的語言有助於消除民族之間的隔閡,增強民族之間的往來與交流。
孝文帝規定:「斷北語,一從正音,朝廷上,有說北語者免官」。在具體實行上,因為30歲以上的不能一下改變,尚不強求,30歲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須用漢語講話。
另外不僅是語言。外在「包裝」如穿漢服,採用漢姓,與漢族通婚,並且摒棄了鮮卑族原有的的風俗習慣,如宗教信仰、婚姻喪葬習俗,發式服飾、生活習慣、政治禮儀等。
用強制手段把漢語及漢文化作為全國統一規定擺到台前,滿足了民族之間交流的需要,將語言作為一種手段,減輕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有利於加速北魏封建化和北方民族的融合。
公元494年,孝文帝主動率領貴族,文武百官及鮮卑兵20萬,把都城由平城遷往漢民族集中的洛陽。這一舉措極大地促進了鮮卑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同漢民族之間的交流往來,促進鮮卑族接受漢文化,加快文化變遷的進程,也提升了洛陽作為政治中心的戰略作用。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投稿 / 認識民俗君,請加微信:beijingminsu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