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特色]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製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一 苗族的服飾
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於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其服裝的主要色調亦不盡一致,所謂 「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實,同一種稱呼之嚴,不同地域的婦女服飾也各各不同。
2.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帶的人,上著圓領開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鑲襯,內著白色衣,領圍胸襟露出白衣,額部以白巾交****而纏,白巾上又纏黑巾,黑白分明;而鎮雄、威信一帶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長衣,下著縐褶花裙,凡領邊、袖口、圍腰都以五色絲線鑲綉,以寬約五寸,長達丈余的青黑布纏頭,突出的白色在於裹白布綁腿。
3.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繡、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並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尤其從刺繡圖案中往往可以尋出苗族的歷史和象徵意蘊,可謂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圓領斜襟窄袖衣的領邊、袖肘綉有紅、黃、藍、白等花紋,紋路多呈花狀、江水狀,據說這些花紋象徵著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紅、綠波浪花紋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錯紋代表田埂,花點代表谷穗。
二 苗族的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有些地方少數苗族忌食狗肉。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酸湯魚是苗族獨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鮮美,辣勁十足,實在令人胃口大開。
三 苗族的民居
1.苗族居住房屋基本相同,正屋大體上是三開間一幢,較富裕者則五開間為一幢。大門開在中間一間的二柱之間,成「凹」字形。大門之內為堂屋,左右兩開間又各隔成兩間。右邊里邊的小間,是主人夫婦卧室,外間安火塘,左邊一間的房間為兒女住房。廁所、豬牛圈設在正房之側。有條件的人家還在正房前側左右兩邊設偏廈。偏廈之上住人,其下一邊安穀倉,一邊安廁所及豬牛圈。黔東南和松桃地區,過去,有些地主還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磚牆圍護,俗稱「窨之屋」。屋內大廳的門上、柱上,鑲著鍍金匾聯,金碧交輝,很有氣派。
2.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東南苗族地區木材較多,經濟條件較好,所以木房、瓦房較多,草房土牆房較少。黔中南一帶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牆房兼有,大體上草房、土牆房最多。此外,黔西北、黔中南和黔北地區,還有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內不分間,無傢具陳設,架木為床,墊草作席,扎草墩為凳,是苗族中的最貧困者。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生活有所改善,這一帶的茅草房、杈杈房正在逐步減少,出現了許多新式的磚瓦房。
3.在黔東南雷公山和黔北務川、道真及黔北部分地區,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腳樓」。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台高度取其段裝上穿枋和橫樑,與土台取平,橫樑上墊上樓板,作為房屋的前廳,其下作豬牛圈,或存放雜物。長柱的前廳上面,又用穿枋與台上的主房相連,構成主房的一部分。台上主房又分兩層:第一層住人,上層裝雜物。屋頂蓋瓦(或蓋杉樹皮),屋壁用木板或磚石裝修。這類房屋台上台下渾然一體,非常美觀。
苗族服飾的特點體現在他們支系的稱謂上,如白苗的「白」,花苗的「花」。
關於苗族支系的服飾特點,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很早以前,苗族被一個使用刀槍的民族打敗而逃散,記錄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大戰爭中大部遺失,他們為了保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這些文字和他們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蠟畫在婦女的裙子上,這種種苗族就成了花苗;而沒有在裙子上記錄文字和地圖、仍然穿著傳統白裙的就叫白苗;還有一部份苗族,他們為了防止用刀槍的人把他們趕盡殺絕,就把穿裙子改為穿褲子,這些人就成了漢苗。從觀賞角度來看,花苗的服飾最能體現其特點和製作工藝,她們的所有服裝包括衣、裙、包頭、腰帶、綁腿及背包、背兜等,都綉滿了各式各樣的圖案。
圖案的用色,以紅、黃、白三色為主調,主色調在整個圖案中所佔比例很大。在圖案構成上,較多地使用菱形、方塊等幾何圖案和花邊圖案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和放射狀線條也較常用,每件綉品都由多種不同形狀的圖案組合而成。
圖案參差交錯,粗看繁雜紊亂,其實它們的組合很有規律。 苗族服飾除刺繡圖案外,很多支系的裙子都採用蠟染工藝。
苗族衣裙均為麻織,風吹日曬會逐漸變黃變脆,既不美觀,也不耐用。使用蠟染,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澤,而且蠟液對麻而形成一個保護層,延長其使用壽命,更為重要的是使裙子得到了美化。
苗族服飾色彩艷麗明快,圖案變化豐富,綉工簡潔粗獷,生動秀麗,富於裝飾性。
苗族服飾歷經時間的洗禮,有著歷史的痕跡,曾有史學家稱苗族的服飾為:穿在身上的史書。苗族服飾多姿多彩,艷麗奪目,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一、色彩奪目
色彩是苗族服飾的一大特色。苗族服飾有便裝和盛裝,便裝是平時的日常服裝,款式相對較為簡單,用料較少,耗時較短,顏色也相對盛裝來說更為樸素,但是對於現代服裝來看已經是色彩繁多絢麗了。盛裝則顏色更為鮮麗矚目,款式更為復雜,裝飾品也更為繁多。
二、工藝復雜
苗族服飾的工藝極其復雜因此也顯得極為精緻。製作一件苗族服飾極為復雜,歷經多重手續:紡織、染色、刺繡、製作成衣,而這每一步都由很多工序組成。因此一件出色的苗族服飾不僅耗時耗力,花費的心思也極為復雜繁瑣。
三、文化內涵
這最具特色的苗族服飾的一大特點便是服飾中所蘊含的文化。苗族服飾歷經時間的積澱,歲月的洗禮,她們身上的服飾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象徵,這是口口相傳的文化,是一針一繡的歷史。從苗族的服飾圖案來看,苗族服飾的歷史應有幾千年了。每一個圖案都有其背後的歷史,深層的故事,是流傳的文化。
或是居住過的地方特色,或是民族漂泊移居的痕跡,亦或是生活中日常的形形色色的物象,而這點點滴滴,都化作了苗族人民手中的針和線,成就了一個個歷史的文化圖案符號。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苗族服飾的特點啦。由於區域的不同,故而苗族服飾的款式特點也有所不同,上面小編所說的只是苗族服飾大概的共同特點。苗族服飾也是我國需要珍視的文化瑰寶,大家可以對這些深入了解一下,文化需要流傳,但更需要被發揚。
色彩斑斕的苗族服飾
苗族分布很廣,主要居住在貴州(約佔苗族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雲南(約佔百分之十七)、湖南(約佔百分之十六),其餘分布在廣西(約佔百分之八)、四川(約佔百分之三)等地,還有少數在廣東海南島及湖北西南角。貴州、雲南和湘西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分散,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寨為單位,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雜居的程度,各地因條件不同而很不平衡,但大雜居、小聚居則是主要的形態。這種形態是我國西南各省多民族地區的共同特點,由於苗族人數較多,分布較廣,這個特點尤為突出。
在雲貴高原以及邊緣的山區,苗族一般是幾家、幾十家形成一個個村寨。疏疏落落地分散在山坡,以及山區里開闊的平壩和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
各地苗族所處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黔東南、黔南和桂北位於雲貴高原的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從一千多米降到四百米左右,苗嶺山脈橫亘其間,河流有清水江、都柳江和盤江等。湘西、黔東北、鄂西南和川東南地勢、海拔都與黔東南地區相近,山脈有武陵山,河流有沅江和灃水。大約在公元三世紀有一部分當時稱為「五溪蠻」的苗族先民沿烏江西上,進入今黔西北和川南;五世紀又有一部分進入川東、鄂西;九世紀有一部分被擄入雲南;十六世紀有一部分被徵調落戶於海南島,這些都是比較大規模的移動。至於比較小的集團,甚至一家家,在山區里大體上「順著日落的方向走」的流動,更是經常發生的,他們在遷移流動中四處分散了。這個分散的過程開始得相當早,有些已超過千年。各地的苗族在不同的條件下發展了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成苗族內部的多樣性和社會經濟發展上的不 平衡。由於苗族人民長期分散居住,在發展過程中又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各地苗族的語言、名稱和服飾等都比較復雜,形成了來自不同地區的苗族不能用苗語通話,服飾各有特點,甚至在節日,藝術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別。
苗族的服飾在各地各有其特點。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婦女的服飾:頭上的發髻和裹巾,衣衫的顏色,綉花的圖案,以及裙子的有無和長短等等,不僅省與省之間,而且縣與縣之間,有時甚至寨與寨之間,常有不同的特點。湘西、黔東北一帶苗族婦女上身著大襟右衽衣,下身穿褲子,衣袖、褲腳和衣領周圍都鑲有花飾。其他各地苗族婦女大都穿大領短衣,長的或短的各種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長裙長及腳背,有的短裙僅長及膝蓋。婦女盛裝時還佩戴多種銀飾。苗家婦女在少女時開始綉花了。她們一生綉花的高潮是快要出嫁的時候。如果哪家的姑娘不會綉花或不穿花衣,她們的夥伴以及多情的男子都不親近她。綉花題材極為豐富,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如「雙鳳朝陽」、「雙獅滾球」、「喜鵲鬧梅」;有反映生產的,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秧綿綿」;有反映愛情的,如 「鴛鴦戲荷」、「魚水相憐」、「目下對歌」等等。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苗族服飾分為童裝,男裝和女裝。
苗族男裝的色彩和裝飾苗族服飾較單調,不及女裝鮮艷與豐富。女裝又有便裝與盛裝之分。
便裝是平時穿著的服裝,其色彩花樣及裝飾不及節慶時結婚時穿的盛裝鮮艷。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製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
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
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
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
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色彩斑斕的苗族服飾
苗族分布很廣,主要居住在貴州(約佔苗族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雲南(約佔百分之十七)、湖南(約佔百分之十六),其餘分布在廣西(約佔百分之八)、四川(約佔百分之三)等地,還有少數在廣東海南島及湖北西南角。貴州、雲南和湘西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分散,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寨為單位,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雜居的程度,各地因條件不同而很不平衡,但大雜居、小聚居則是主要的形態。這種形態是我國西南各省多民族地區的共同特點,由於苗族人數較多,分布較廣,這個特點尤為突出。
在雲貴高原以及邊緣的山區,苗族一般是幾家、幾十家形成一個個村寨。疏疏落落地分散在山坡,以及山區里開闊的平壩和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
各地苗族所處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黔東南、黔南和桂北位於雲貴高原的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從一千多米降到四百米左右,苗嶺山脈橫亘其間,河流有清水江、都柳江和盤江等。湘西、黔東北、鄂西南和川東南地勢、海拔都與黔東南地區相近,山脈有武陵山,河流有沅江和灃水。大約在公元三世紀有一部分當時稱為「五溪蠻」的苗族先民沿烏江西上,進入今黔西北和川南;五世紀又有一部分進入川東、鄂西;九世紀有一部分被擄入雲南;十六世紀有一部分被徵調落戶於海南島,這些都是比較大規模的移動。至於比較小的集團,甚至一家家,在山區里大體上「順著日落的方向走」的流動,更是經常發生的,他們在遷移流動中四處分散了。這個分散的過程開始得相當早,有些已超過千年。各地的苗族在不同的條件下發展了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成苗族內部的多樣性和社會經濟發展上的不 平衡。由於苗族人民長期分散居住,在發展過程中又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各地苗族的語言、名稱和服飾等都比較復雜,形成了來自不同地區的苗族不能用苗語通話,服飾各有特點,甚至在節日,藝術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別。
苗族的服飾在各地各有其特點。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婦女的服飾:頭上的發髻和裹巾,衣衫的顏色,綉花的圖案,以及裙子的有無和長短等等,不僅省與省之間,而且縣與縣之間,有時甚至寨與寨之間,常有不同的特點。湘西、黔東北一帶苗族婦女上身著大襟右衽衣,下身穿褲子,衣袖、褲腳和衣領周圍都鑲有花飾。其他各地苗族婦女大都穿大領短衣,長的或短的各種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長裙長及腳背,有的短裙僅長及膝蓋。婦女盛裝時還佩戴多種銀飾。苗家婦女在少女時開始綉花了。她們一生綉花的高潮是快要出嫁的時候。如果哪家的姑娘不會綉花或不穿花衣,她們的夥伴以及多情的男子都不親近她。綉花題材極為豐富,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如「雙鳳朝陽」、「雙獅滾球」、「喜鵲鬧梅」;有反映生產的,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秧綿綿」;有反映愛情的,如 「鴛鴦戲荷」、「魚水相憐」、「目下對歌」等等。
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
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
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對襟男上裝流行於境內大部分苗族地區,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後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組成。
衣襟訂五至十一顆布扣,左襟為扣眼,右襟為扣子。上衣前擺平直,後擺呈弧形;左、右腋下擺開叉。
對襟男上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卡其布、織貢尼和士林布。色多為青、藏青、藍色與之匹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褲腳長褲。
近年來,青壯年多穿中山裝,部分青年喜著西裝。 左衽男上衣流行於從江、榕***開、台江的巫腳、反排和劍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
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後片及雙袖組成,左襟與右襟相交於咽喉處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擺,訂有布扣五至七顆,前擺、後擺均平直。左、右腋下擺不開叉直桶形。
左衽上裝布料一般為家織布或藏青織貢尼,顏色以青色為主。 左衽長衫結構與左衽上衣相同,差異僅在衣上至腳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裝。
男便裝下裝一般為無直檔大褲腳桶褲,褲腳寬盈尺許,褲腳與褲腿一致,由左、右前、後片四片組成,製作簡便。 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裝和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兩類。
右衽上裝結構與男上裝中的左衽上裝大體一致,唯方向相反。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稱"烏擺"(Ed bad,意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傳統的苗族女裝,如"袈裟",無紐扣,以布帶束腰。
苗族女便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燈芯絨、平絨、織貢尼、士林布等,顏色一般為青、藍等色。 雷山、凱里、台江三縣交界地區苗族中青年婦女,一般穿淺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邊緣精綉花鳥、花草圖案花邊或購買現成花邊,圍圍腰,系銀質圍腰練,下裝著西裝長褲,挽高髻於頂,著耳柱,中年婦女多包白毛巾頭巾,青年婦女多戴銀梳或插銀衣、塑料花等飾物。
老年婦女上裝多穿右衽上衣或無領交叉式上衣,下穿長及腳踝青素百褶裙,系圍腰,圍與裙長。老年婦女上裝飾物一般為家織布或織貢尼。
顏色喜尚青、藍色。 凱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縣銅鼓、開發區白午及丹寨縣的南皋一帶苗族婦女便裝上裝,內穿翻領對襟中長衣,外套大領對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鑲挑花花塊,銀鏈吊綉花圍腰,套挑花護腕;下著過膝寸許百褶裙,扎挑花鑲邊腳腿,外套織錦式粉紅色長襪。
丹寨縣的揚武、長青、排調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多穿右衽對襟上衣,前襟長及小腹,下著過膝中長褲,銀質圍腰練吊與褲長圍腰,裹裹腿,中老年與青年服飾無異。上、下裝質料多為家織斜紋布、平紋布、燈芯絨、平絨及織貢尼等,頭搭蠟染方帕或綉花頭巾。
凱里市的爐山和黃平、施秉一帶苗族婦女上裝為無扣大領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帶束腰;下穿過膝青衣紅、白蠟花百褶裙,圍紫色圍裙片,質料多為家織布,顏色以青色為主。 雷山縣的桃江、橋港、年顯、略果,丹寨的排調、黨早、加配、羊巫,台江縣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為齊腰緊身青素右衽上裝,下著五至九寸長百褶裙,內穿緊身長褲,裙前後各拴一塊二尺見方幾何圖案挑花圍裙片,肩披挑花披肩。
上裝質料一般為家織布、平絨布和燈芯絨,顏色素青,挑花工藝重紅、黃、白三色,少見刺繡工藝品。 榕江縣八開,從江縣加***、宰便以及黎平縣的水口,丹寨縣雅灰等地苗族婦女便裝,上裝穿大開領對襟上衣,無扣,內束挑花胸兜,婚前著齊膝素百褶裙或長褲,婚後著齊膝蠟花百褶裙,外以圍腰束之,上衣和圍腰及胸兜邊緣均鑲挑花花邊,衣袖大臂處鑲棱形臂章式花塊。
苗族男裝盛裝為左衽長衫外套馬褂,外觀與便裝相同,質地一般為綢緞、真絲等,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各地無異。 女盛裝一般下裝為百褶裙,上裝為綴滿銀片、銀泡、銀花的大領胸前交叉式"烏擺"或精鑲花邊的右衽上衣,外罩緞質綉花或挑花圍裙。
「烏擺」一般全身鑲挑花花塊,沿托肩處一般鑲棱形挑花花塊,無紐扣,以布帶、圍腰帶等束之。頭戴銀冠、銀花或銀角。
盛裝顏色為紅、黃、綠等暖調色。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製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
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上一篇
家庭種養七里香有什麼好處 七里香的風水作用與影響植物都是有靈性的,植物含五星,植物之間以及萬物之間 ...